02 Oct
02Oct

今天遇見一個很特別的陌生人,他生病中,所以說話簡潔、有些無力,但感覺他是有心要好好回答我的許多問題的,於是我也珍惜地聽著他分享的事情。

這特別的人,來自阿根廷,他從七歲起開始學柔道、後來也學過各式各樣的武術與格鬥術,他參加過奧運柔道比賽,訓練過好幾位著名的綜合格鬥術選手 (像是 Anderson Silva, Royce Gracie 等)。難得遇見這樣一位懂各種武術、且曾在世界頂端遊走的人,我於是立刻把一堆放在腦袋瓜裡很久的問題都拿出來問了,而這堆問題之中的第一個,是讓我獲益作多的一個。

問:我發現在綜合格鬥術比賽中,有些選手被打傷打痛了,身體彷彿醒過來、更為活生生地應戰;而有些選手則是在被打傷打痛時,身體會緊縮、進入防衛躲避的狀態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?

答:這與我們心理上如何面對『限制』(limitation) 有關。其實我們無時無刻都是有限制的,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這些限制上頭,一直想著想做什麼事情卻不能做(像是想要做迴旋踢但腳踝受傷、或者想創業但不被支持),就會被這限制給卡死。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『這個當下可以做什麼事』,那每個當下能做的事情其實往往是很多的,就去做這些能做的事情(像是腳踝受傷了仍可擊拳或做地板格鬥、像是想創業若某個人不支持就找其他人合作),生命就能一直流動。

以武術與格鬥來說,當身體受傷了,其實就是一個限制。若把注意力放在這限制上,就會一直想著『受傷了、不能亂動、不能做某些動作』,結果頭腦卡住了,身體就不能流動地回應每個當下的發生。若訓練自己把注意力放在每個當下能做的事情上,就會看到很多進攻與防守的機會,頭腦放空了、身體就能流動地回應每個當下的發生。

很多時候,格鬥選手最好最全然的表現,其實是在受傷後,因為受傷使他們停止在乎輸贏(腦子裡想像的最完美情境基本上是不可能發生的了),受傷使他們更專注地讓自己放鬆回到當下,而那全然敞開的時刻,往往也是他們有驚人表現的時刻。

後記:很喜歡這段對話,希望也對朋友們有些幫助 … 想想,我們在每個當下能做些什麼吧!


評論
* 電子郵件將不會發佈在網站上。